更多功能

过敏性结膜炎的注意事项

2025-06-15

912次浏览

过敏性结膜炎患者需重点避免接触过敏原并规范用药治疗。主要注意事项包括避免揉眼、冷敷缓解、环境控制、药物干预和免疫治疗五方面。

功能主治:外眼部及前眼部的炎症性疾病(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表层巩膜炎、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术后炎症等)。

用法用量:用前充分摇匀,一般1次1-2滴。1日滴眼2-4次。可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

过敏性结膜炎发作时应立即停止揉眼。揉搓会加重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组胺释放增加,使眼痒、充血症状恶化。可采用人工泪液冲洗结膜囊,减少过敏原附着。

冷敷能有效缓解急性期症状。使用4℃冷藏的生理盐水浸湿纱布,每日敷眼3次,每次10分钟。低温可收缩结膜血管,减轻充血水肿,同时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

环境控制需针对性处理。尘螨过敏者应每周用60℃热水清洗床品,花粉季节减少外出或佩戴护目镜。动物皮屑过敏者需隔离宠物,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室内过敏原浓度。

药物干预以抗组胺药和肥大细胞稳定剂为主。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可双效阻断组胺受体,色甘酸钠滴眼液能预防肥大细胞脱颗粒。严重者可短期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控制炎症。

中重度患者可考虑脱敏治疗。通过皮下注射或舌下含服过敏原提取物,逐步提高免疫耐受。治疗周期通常持续3-5年,有效率可达70%-80%。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肺功能和过敏反应。

症状持续48小时无缓解或出现视力下降、角膜混浊时,需及时就诊排查巨乳头性结膜炎或角膜炎等并发症。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儿应每3个月复查角膜情况。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