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为什么会得黄斑囊样水肿

2025-04-24

1648次浏览

黄斑囊样水肿可能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葡萄膜炎、白内障术后反应、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VEGF药物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激光光凝术、玻璃体切除术、口服乙酰唑胺等方式治疗。

功能主治:外眼部及前眼部的炎症性疾病(眼睑炎、结膜炎、角膜炎、巩膜炎、表层巩膜炎、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葡萄膜炎、术后炎症等)。

用法用量:用前充分摇匀,一般1次1-2滴。1日滴眼2-4次。可根据年龄、症状适当增减。

1、糖尿病影响:

长期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渗漏,黄斑区液体积聚形成囊样水肿。患者多伴有视力模糊、视物变形,需严格控制血糖并定期眼底检查。

2、静脉阻塞:

视网膜静脉血栓引发血液回流受阻,血管渗出液滞留于黄斑区。常见突发视力下降、视野缺损,需通过视网膜激光或注射雷珠单抗改善循环。

3、炎症反应:

葡萄膜炎等眼内炎症导致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炎性因子刺激黄斑水肿。伴随眼红、畏光症状,局部使用氟米龙滴眼液或曲安奈德球后注射。

4、术后并发症:

白内障手术创伤可能诱发黄斑区细胞间连接损伤,术后4-12周易出现视力波动。采用酮咯酸氨丁三醇滴眼液联合溴芬酸钠治疗。

5、老年退行变:

年龄增长导致视网膜色素上皮功能衰退,黄斑区代谢废物清除能力下降。典型表现为中心暗点,需补充叶黄素并避免强光刺激。

日常需增加蓝莓、菠菜等抗氧化食物摄入,佩戴防紫外线眼镜,避免剧烈运动及长时间用眼。每月监测视力变化,若出现视物扭曲或中央视野缺失需立即就诊。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季度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术后患者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滴眼液预防炎症。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