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与骨质疏松存在密切关联,中医理论认为肾主骨生髓,肾精亏虚可导致骨骼失养,进而诱发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发生主要与肾精不足、钙质流失、激素水平异常、缺乏运动、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
功能主治: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更年期妇女、老年人等的钙补充剂,并帮助防治骨质疏松症。
用法用量:口服。咀嚼后咽下。成人,一次1片,一日1~2次,一日最大量不得超过3片;儿童,一...
1、肾精不足
中医认为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肾精亏虚时骨髓化生不足,骨骼失去滋养,骨密度逐渐下降。这类患者常伴有腰膝酸软、耳鸣健忘等肾虚症状。调理需以补肾填精为主,可选用熟地黄、山茱萸等药材,配合适度负重运动促进骨形成。
2、钙质流失
肾脏参与维生素D活化及钙磷代谢,肾虚患者常出现钙吸收障碍和尿钙排泄增加。长期钙负平衡会导致骨量减少,表现为骨痛、易骨折。建议增加奶制品、豆制品等富钙食物摄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碳酸钙D3片等钙剂。
3、激素水平异常
肾虚可能影响甲状旁腺素和降钙素分泌,导致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绝经后女性雌激素下降会加速这一过程。此类患者需监测骨代谢指标,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阿仑膦酸钠等抗骨吸收药物,配合八段锦等柔缓运动调节内分泌。
4、缺乏运动
长期久坐不动会加重肾虚体质,骨骼缺乏力学刺激导致成骨细胞活性降低。建议选择太极拳、快走等运动,每周保持15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锻炼。运动时日照可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但需避免剧烈运动以防骨折。
5、营养不良
蛋白质和微量元素摄入不足会加剧肾虚型骨质疏松。日常应保证鱼肉蛋奶等优质蛋白,搭配黑芝麻、核桃等坚果补充矿物质。避免过量饮用浓茶咖啡,戒烟限酒以减少钙质流失,必要时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蛋白粉等营养补充剂。
预防肾虚型骨质疏松需采取综合措施。饮食上多食用黑豆、海参等补肾食材,保证每日钙摄入量。运动方面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冲击项目,避免久坐久卧。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出现严重骨痛或驼背变形时及时就医。中医调理可配合艾灸肾俞、命门等穴位,冬季注意腰部保暖,保持规律作息以固护肾气。骨质疏松患者需防跌倒,居家环境应保持地面干燥并安装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