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女性右耳嗡嗡响怎么回事

2025-04-25

315次浏览

淋菌性结膜炎是由淋病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结膜炎症,主要通过母婴传播或接触感染分泌物导致,临床表现为眼睑红肿、脓性分泌物及结膜充血,需抗生素治疗并隔离预防传播。

淋病奈瑟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对柱状上皮细胞有特殊亲和力,通过直接侵入结膜上皮引发强烈炎症反应。该菌分泌的内毒素导致组织坏死,外膜蛋白触发中性粒细胞聚集,形成典型黄白色脓性分泌物。

新生儿多经产道感染,成人常因接触污染分泌物或自体接种传播。高危行为包括共用毛巾、不洁手部接触眼部,潜伏期2-5天。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约30%-50%,需产前筛查干预。

起病急骤,眼睑高度水肿呈"火腿样"外观,结膜重度充血伴伪膜形成。大量脓性分泌物可使眼睑黏连,角膜受累时出现边缘浸润、溃疡甚至穿孔。新生儿发病多在出生后2-5天。

结膜刮片革兰染色发现细胞内双球菌可初步诊断,细菌培养为金标准。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淋球菌DNA特异性达98%,需同时排查衣原体共感染。角膜荧光染色评估是否发生角膜并发症。

首选头孢曲松肌注联合局部环丙沙星滴眼液,耐药菌株可用大观霉素。每小时冲洗结膜囊至分泌物消失,角膜病变需加用阿托品散瞳。性伴侣需同步治疗,新生儿预防性使用硝酸银滴眼液。

患者需使用独立洗漱用品并高温消毒,治疗期间避免佩戴隐形眼镜。饮食增加维生素A、C摄入促进黏膜修复,如胡萝卜汁、柑橘类水果。接触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滴眼液,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完成眼部药物预防。出现畏光、视力下降等角膜损伤征兆需立即眼科急诊处理。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