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抗菌药需严格评估肝代谢途径、药物毒性及感染严重程度,避免使用肝毒性药物或调整剂量。常见注意事项包括选择低肝毒性药物、监测肝功能、调整给药间隔、避免联合用药、替代肾排泄药物。
1、评估肝代谢途径:约40%抗菌药经肝脏代谢,肝功能不全时易导致药物蓄积。优先选择不经肝代谢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曲松,避免使用红霉素、利福平等肝代谢药物。用药前需计算Child-Pugh评分分级调整剂量。
2、规避肝毒性药物:四环素类、异烟肼、酮康唑等具有直接肝毒性,可能诱发药物性肝炎。替代方案可选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肝毒性较低药物,合并真菌感染时优选卡泊芬净替代两性霉素B。
3、调整给药方案:中重度肝病需延长给药间隔或减少单次剂量。头孢哌酮舒巴坦需减量50%,莫西沙星用药间隔从24小时延长至48小时。治疗药物监测TDM对万古霉素、伏立康唑等窄治疗窗药物尤为重要。
4、警惕药物相互作用:避免抗菌药与肝酶抑制剂如氟康唑或诱导剂如利福平联用。克拉霉素与辛伐他汀联用增加横纹肌溶解风险,环丙沙星可能升高茶碱血药浓度,需监测相关指标。
5、替代肾排泄药物: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等主要经肾排泄药物在合并肝肾综合征时需谨慎。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厄他培南等β-内酰胺类,重症感染考虑利奈唑胺替代万古霉素。
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建立个性化用药方案,治疗期间每周监测ALT、AST、胆红素指标。推荐高蛋白饮食每日1.2-1.5g/kg维持肝脏修复,补充维生素K改善凝血功能,限制钠盐摄入预防腹水。适度进行步行、太极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代谢负担。出现食欲减退、黄疸加深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