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统结石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方式治疗。泌尿系统结石通常由代谢异常、尿路感染、尿路梗阻、饮食因素、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3000毫升,增加尿量可稀释尿液中的结晶物质,减少结石形成风险。适当饮用柠檬水有助于碱化尿液,对预防尿酸结石和胱氨酸结石有一定效果。
2、药物排石:针对不同成分的结石可选择相应药物,尿酸结石可使用别嘌呤醇降低尿酸生成,枸橼酸钾可碱化尿液;感染性结石需配合抗生素治疗;钙结石患者可考虑使用噻嗪类利尿剂减少尿钙排泄。
3、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通过体外产生的冲击波聚焦击碎结石。该治疗无需切口,但可能需要多次操作,碎石后需配合药物和体位排石。
4、输尿管镜取石:采用纤细的输尿管镜经尿道进入输尿管,配合激光或气压弹道碎石设备处理结石。适用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特别是体外碎石失败或结石嵌顿的情况,术后需留置双J管2-4周。
5、经皮肾镜取石:在超声或X线引导下建立经皮肾通道,采用肾镜直接碎石取石。适用于大于2厘米的肾结石或复杂鹿角形结石,可配合超声碎石或气压弹道碎石,但存在出血、感染等手术风险。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限制草酸含量高的食物如菠菜、花生,适当控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增加柑橘类水果补充枸橼酸盐,规律进行跳跃运动帮助小结石排出,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