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感冒可通过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洛哌丁胺、小檗碱等药物治疗,通常由病毒感染、饮食不当、腹部受凉、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蒙脱石散通过吸附肠道病原体缓解腹泻,洛哌丁胺抑制肠蠕动减少排便次数。两者适用于水样便症状,但需避免与抗生素同时服用。用药期间需观察大便性状变化,出现血便或发热需及时就医。
口服补液盐能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尤其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可选用低渗型配方,少量多次服用。严重呕吐无法进食者需静脉补液治疗,防止出现低钾血症等并发症。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能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缓解腹胀和消化不良。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高温水冲服。持续使用5-7天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小檗碱对轮状病毒和部分细菌有抑制作用,可能出现轻微胃肠道反应。细菌性肠炎可考虑诺氟沙星,但儿童孕妇禁用。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时提示需抗生素干预。
呕吐严重可用多潘立酮促进胃排空,发热超过38.5℃服用对乙酰氨基酚。腹部绞痛者可热敷,避免使用阿托品类药物以防肠梗阻。症状持续48小时无改善需排查诺如病毒感染。
治疗期间选择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乳制品和生冷食物。恢复期逐步增加山药、小米粥等健脾食材,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蠕动。保持餐具消毒和手卫生,症状消退后继续观察3天排便情况。儿童及高龄患者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时需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