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主要表现为牙齿表面黄褐色硬质沉积物、牙龈出血、口臭、牙齿松动及牙龈退缩。牙结石的形成与口腔卫生不良、唾液成分改变、饮食习惯、牙齿排列不齐及全身性疾病等因素相关。
1、硬质沉积物:
牙结石最典型表现为牙齿颈部或龈缘处附着黄褐色或黑褐色的坚硬物质,尤其在下前牙舌侧和上颌磨牙颊侧多见。初期为软性牙菌斑,经钙化后形成无法通过刷牙去除的矿化沉积物,质地粗糙且常伴随色素沉着。
2、牙龈出血:
结石长期刺激牙龈会导致慢性炎症,表现为刷牙或咀嚼食物时牙龈自发渗血。结石边缘锐利会机械性损伤牙龈组织,同时其表面滋生的细菌释放毒素,引发毛细血管扩张和脆性增加。
3、持续性口臭:
牙结石多孔结构易滞留食物残渣和厌氧菌,细菌分解蛋白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特征性腐败气味。这种口臭无法通过普通漱口消除,严重时可能影响社交活动。
4、牙齿松动:
进展期牙结石会向牙根方向沉积,破坏牙周韧带和牙槽骨。临床检查可见牙齿病理性移位或松动度增加,咬合无力,X线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此阶段需及时进行牙周系统治疗。
5、牙龈退缩:
长期存在的牙结石会导致牙龈边缘位置下移,牙根部分暴露。表现为牙齿视觉变长、牙缝增大,暴露的牙骨质可能出现冷热敏感症状,严重者可能发生根面龋。
预防牙结石需每日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邻面及龈沟,配合牙线或冲牙器清除隐蔽区菌斑。建议每半年接受专业洁治,吸烟者需缩短至3-4个月一次。存在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时,需加强口腔护理并控制原发病。出现牙龈自发出血或牙齿移位时,应立即就诊进行牙周评估,避免发展为不可逆的牙周组织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