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肝病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以治愈,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吡喹酮杀虫治疗、护肝药物支持、纤维化干预、并发症管理和定期随访监测。
1、杀虫治疗:
吡喹酮是首选特效药,能有效杀灭血吸虫成虫。该药需在医生指导下按疗程使用,急性期患者需住院治疗。对于曼氏血吸虫感染,奥沙尼喹可作为替代药物。治疗后需通过粪便虫卵检查确认疗效。
2、护肝支持:
多烯磷脂酰胆碱、水飞蓟素等护肝药物可促进肝细胞修复。伴有黄疸者需加用熊去氧胆酸,严重肝损伤患者需静脉输注谷胱甘肽。护肝治疗需持续3-6个月直至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
3、抗纤维化:
已发生肝纤维化者需长期服用安络化纤丸或复方鳖甲软肝片。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如氯沙坦可延缓纤维化进展。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每半年评估一次纤维化程度。
4、并发症处理:
门脉高压患者需服用普萘洛尔预防出血,已出现食管静脉曲张者需内镜下套扎。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严重减少时需考虑脾切除手术。肝性脑病患者需限制蛋白摄入并用乳果糖调节肠道菌群。
5、长期监测:
治愈后仍需每年复查肝功能、肝脏超声和血吸虫抗体。疫区居住者每2年重复吡喹酮预防性治疗。接触疫水后出现发热、腹泻需立即排查再感染。
血吸虫肝病患者应严格避免接触疫水,饮用煮沸水,食用充分加热的淡水鱼虾。日常饮食需高蛋白、低脂、富含维生素,推荐鱼肉、豆制品、深色蔬菜等。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肝脏代谢,但肝硬化患者需避免剧烈运动。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疾病焦虑,建议加入患者互助组织。疫区居民每年应接受血吸虫筛查,接触疫水后及时到寄生虫病防治所进行早期预防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