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抑郁症是怎么诊断的

2025-04-18

335次浏览

抑郁症可通过临床症状评估、心理量表筛查、躯体检查、病程观察、鉴别诊断等方式确诊。抑郁症通常由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失衡、应激事件、慢性疾病、人格特质等原因引起。

1、临床访谈:医生通过结构化访谈评估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症状,需满足至少2周持续病程。同时排除丧亲反应等正常情绪波动,关注自杀风险等危险信号。

2、量表筛查:采用PHQ-9抑郁筛查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工具量化症状严重程度。量表结果需结合临床判断,轻度抑郁得分可能需配合其他检查确认。

3、躯体检查: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排除甲减、贫血等器质性疾病。脑部CT或MRI用于鉴别肿瘤、脑血管病变等神经系统疾病。

4、病程评估:记录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社会功能损害程度。反复发作型抑郁症需追溯既往病史,单次发作需观察3-6个月预后情况。

5、鉴别诊断:与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发作、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进行区分。共病焦虑障碍或物质滥用时需采用分层诊断原则。

抑郁症确诊后需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心理治疗推荐认知行为疗法和人际疗法,药物治疗可选择舍曲林、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等抗抑郁药。维持规律作息和每日30分钟有氧运动有助于症状改善,地中海饮食模式可辅助调节情绪。社会支持系统构建对康复至关重要,建议家属参与疾病管理教育。症状加重或出现自杀意念需立即复诊调整治疗策略。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