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肝硬化是如何引起的

2025-04-18

199次浏览

肝硬化可能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遗传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戒酒、减重、药物干预、肝移植等方式治疗。

1、病毒性肝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长期炎症导致肝细胞坏死及纤维组织增生。治疗需采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定期监测肝功能。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需避免交叉感染。

2、酒精性肝病:长期过量饮酒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乙醇代谢产物直接损伤肝细胞。完全戒酒是核心治疗措施,补充维生素B族可改善营养状况。疾病进展可表现为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等并发症。

3、非酒精性脂肪肝:肥胖、胰岛素抵抗促使脂肪在肝脏沉积,引发炎症反应。通过控制饮食热量、增加有氧运动减轻体重,必要时使用吡格列酮改善胰岛素敏感性。患者常合并高血脂、糖尿病等代谢异常。

4、胆汁淤积性疾病: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等疾病导致胆汁排泄障碍,胆盐沉积损伤肝细胞。熊去氧胆酸可促进胆汁分泌,严重胆管狭窄需行ERCP或胆管支架置入术。皮肤瘙痒、陶土样便是典型症状。

5、遗传代谢异常:血色病、肝豆状核变性等遗传病造成铜/铁代谢紊乱,金属离子沉积引发纤维化。采用青霉胺驱铜治疗或定期放血祛铁,基因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此类疾病多伴有神经系统或内分泌系统损害。

肝硬化患者需长期保持低脂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热量控制在25-30kcal/kg,优先选择鱼类、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快走、游泳等中等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消化道出血。定期监测血氨、凝血功能等指标,出现意识改变或呕血立即就医。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