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可通过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病理活检、超声检查、症状观察等方式诊断。宫颈息肉通常由慢性炎症刺激、雌激素水平过高、分娩损伤、宫颈感染、宫颈管黏膜增生等原因引起。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阴道窥器直接观察宫颈,息肉多呈红色或紫色舌状突起,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单发或多发,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不等。触诊时息肉易出血,蒂部多位于宫颈管内。该方法简便直观,是初步筛查的首选。
2、阴道镜检查:采用光学放大设备观察宫颈表面血管形态和上皮结构,息肉在镜下呈现树枝状血管分布,表面被覆柱状上皮。可清晰辨别息肉与宫颈癌、尖锐湿疣等疾病的区别,准确率达90%以上。
3、病理活检:钳取息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镜下可见纤维血管轴心被覆单层柱状上皮,间质水肿伴炎性细胞浸润。该方法是确诊金标准,能排除恶性病变,适用于直径>1cm或伴有异常出血的息肉。
4、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可显示宫颈管内高回声团块,血流信号丰富。能确定息肉基底位置及深度,评估是否累及子宫内膜,对蒂部较深的息肉术前评估尤为重要。
5、症状观察:典型表现为同房后出血、月经间期点滴出血、白带增多呈血性。非经期出血量少且呈鲜红色,与月经周期无关。部分患者伴有腰骶部坠胀感,但约30%患者无症状。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同房时注意动作轻柔,出血期间禁止性生活。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鲜枣等水果,避免辛辣食物刺激。适度进行瑜伽、快走等低强度运动,增强盆腔血液循环。若出现持续出血或分泌物异味,需及时复查阴道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