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角膜炎可通过抗生素滴眼液、抗病毒药物、皮质类固醇滴眼液、角膜修复凝胶、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急性角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角膜外伤、隐形眼镜使用不当等原因引起。
细菌性角膜炎常见于角膜外伤后,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患者表现为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角膜出现灰白色浸润灶。治疗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严重者需全身应用抗生素。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反复发作特性,初期表现为树枝状角膜溃疡,后期可发展为地图状溃疡。阿昔洛韦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是主要治疗药物,需配合干扰素滴眼液增强抗病毒效果。病毒性角膜炎可能遗留角膜云翳影响视力。
农作物外伤后易发生真菌性角膜炎,常见致病菌为镰刀菌、曲霉菌。典型症状为角膜表面干燥样病灶伴卫星灶,确诊需角膜刮片检查。治疗选用那他霉素滴眼液、伏立康唑滴眼液,疗程需持续4-6周避免复发。
异物划伤、化学烧伤等物理损伤可破坏角膜上皮屏障,继发感染风险显著增高。急诊处理需彻底冲洗结膜囊,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促进修复。佩戴治疗性角膜接触镜可缓解疼痛,但需严格预防感染。
长时间佩戴或护理不当的隐形眼镜易导致绿脓杆菌感染,24小时内可进展为角膜环形脓肿。需立即停用隐形眼镜,采用强化频点给药方案。预防关键在于每日更换护理液、避免过夜佩戴、定期更换镜片。
急性角膜炎患者应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C摄入,食用蓝莓、胡萝卜等护眼食物。炎症期避免游泳、桑拿等可能污染眼部的活动,外出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眼睑,按医嘱规范用药并定期复查角膜愈合情况,出现视力骤降、眼痛加剧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