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患者可通过温水轻柔擦洗、避免搓揉患处、使用中性沐浴露、保持皮肤干燥、及时就医等方式护理。丹毒通常由链球菌感染、皮肤屏障受损、免疫力低下、足癣继发感染、淋巴循环障碍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建议局部温水轻柔擦洗,水温控制在37℃以下,避免热水刺激导致血管扩张加重红肿。清洁时禁用毛巾用力摩擦,可用无菌纱布蘸取生理盐水湿敷后轻轻蘸干。
选择pH5.5-7.0的中性沐浴露,避免含皂基或香精成分。推荐使用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稀释后冲洗,可辅助抑制细菌繁殖。沐浴后立即涂抹医用凡士林保护创面。
下肢丹毒需抬高肢体后清洗,头面部丹毒避开眼睛及口腔黏膜。破损渗液处先以0.1%依沙吖啶溶液消毒,覆盖无菌敷料后再进行全身清洁,防止交叉感染。
丹毒多与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常伴随发热、局部灼痛等症状。明确诊断后需遵医嘱使用青霉素V钾片、头孢呋辛酯或克拉霉素等抗生素,疗程通常10-14天。
禁止桑拿、泡澡或长时间淋浴,水温过热可能诱发菌血症。合并糖尿病或静脉曲张者需每日检查皮肤,出现水疱或坏死需立即停用沐浴产品并急诊处理。
丹毒急性期每日蛋白质摄入应达1.2-1.5g/kg,推荐鸡蛋羹、清蒸鱼等易消化食物。恢复期可进行踝泵运动促进淋巴回流,睡眠时垫高患肢15-20厘米。创面愈合后仍需持续观察3个月,复发时需进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排除深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