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毒稀释性低钠血症的早期症状包括头痛、恶心,严重时可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昏迷。症状发展通常与血钠浓度快速下降有关,主要表现有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神经精神症状以及危及生命的脑水肿。
1、头痛乏力:
血钠浓度低于135mmol/L时,脑细胞因渗透压改变出现水肿,表现为持续性钝痛伴疲劳感。轻度水中毒患者常误认为普通头痛,但症状在大量饮水后1-2小时内加重是其特点。此时应立即停止饮水并进食含盐食物。
2、恶心呕吐:
胃肠道黏膜水肿会刺激呕吐中枢,出现喷射状呕吐。该症状多发生在短时间内摄入超过4升液体后,常伴随眼睑浮肿。急诊处理需静脉输注高渗盐水,但需严格控制补钠速度避免中央脑桥髓鞘溶解。
3、肌肉痉挛:
低钠血症导致神经肌肉兴奋性异常,常见手指震颤、小腿抽筋等症状。运动员在高温环境下过量饮水易出现该表现,严重时可能引发横纹肌溶解。建议运动后补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小时不超过800毫升。
4、神经精神症状:
血钠低于120mmol/L会出现定向力障碍、躁狂等表现,易被误诊为精神疾病。脑电图显示弥漫性慢波是其特征性改变。需警惕老年患者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时发生的慢性水中毒,这类情况症状进展更隐匿。
5、脑水肿危象:
血钠浓度骤降至110mmol/L以下可能引发癫痫发作、呼吸骤停。MRI可见脑组织呈弥漫性肿胀,脑沟回消失。这是水中毒最危险的阶段,需在ICU进行严密的血钠监测和液体管理,24小时血钠回升幅度不得超过8-10mmol/L。
预防水中毒需注意每日饮水量不超过肾脏最大排泄量约1升/小时,高温或运动时建议搭配电解质饮料。哺乳期女性、马拉松运动员和精神分裂症患者是高风险人群。出现呕吐伴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监测尿比重和中心静脉压。对于需限制液体的心肾疾病患者,建议使用有刻度的水杯控制单次饮水量,同时避免进食过多含水量高的蔬果如西瓜、黄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