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方法初步判断听力是否减退。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声音的敏感度变化,如频繁要求他人重复话语、调高电子设备音量等表现需警惕。
一、居家自测常用方法:
在安静环境中用机械表贴近耳朵,正常听力应能在30厘米处清晰听到秒针走动声。若需缩短至15厘米才能听见,可能存在轻度听力下降。另一种方式是让家人站在身后轻声说话,正常应能辨别词语内容,若需提高音量或靠近发音源才能听清,提示高频听力可能受损。电话交流时长期习惯使用免提模式或单侧接听困难,也值得关注。
二、需要留意的危险信号:
持续出现耳鸣伴随听力模糊、突然单侧听力下降、耳道异常分泌物等情况不属于正常老化现象。长期处于噪音环境工作者若出现听不清爆破音等高频声音,或对多人交谈环境适应困难,可能存在噪声性听力损伤。儿童表现为语言发育迟缓、对呼唤反应迟钝时,需考虑先天性或获得性听力障碍可能。
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营养对听觉功能维护很重要,适量补充富含锌、镁的海产品和坚果类食物。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掏耳,游泳时佩戴专业耳塞防止进水。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专业纯音测听检查,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者更应加强监测。发现听力异常持续两周以上应尽早就诊耳鼻喉科,通过声导抗测试、耳声发射等专业检查明确原因。早期佩戴助听器可有效延缓老年性耳聋进展,突发性耳聋在72小时内干预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