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囊肿可通过定期复查、药物控制、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附件囊肿通常由生理性囊肿、内分泌失调、炎症刺激、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性病变等原因引起。
1、生理性囊肿:
排卵后形成的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多可自行消退,建议每3-6个月复查超声观察变化。日常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囊肿扭转,经期注意腹部保暖。
2、内分泌干预:
达英-35、屈螺酮炔雌醇片等短效避孕药可调节激素水平抑制囊肿生长。伴随月经紊乱时,需检测性激素六项评估卵巢功能。
3、炎症处理:
盆腔炎导致的炎性囊肿需口服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抗感染。下腹坠痛症状明显者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炎症吸收。
4、子宫内膜异位:
巧克力囊肿可能与经血逆流有关,典型表现为进行性痛经。戈舍瑞林等GnRH-a类药物可缩小病灶,腹腔镜囊肿剥除术能彻底清除异位内膜。
5、肿瘤性病变:
浆液性囊腺瘤等病理性囊肿存在恶变风险,CA125升高需警惕。腹腔镜探查或开腹手术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术中快速病理决定手术范围。
日常增加深色蔬菜及亚麻籽摄入调节雌激素代谢,每周3次游泳或瑜伽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囊肿直径超过5cm或出现急性腹痛需立即就医,绝经后新发囊肿必须排除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