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肉芽肿与性病淋巴肉芽肿可通过病原体、症状表现、传播途径、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进行区分。腹股沟肉芽肿由肉芽肿荚膜杆菌感染引起,性病淋巴肉芽肿由沙眼衣原体L1-L3血清型导致。
1、病原体差异:腹股沟肉芽肿病原体为革兰阴性杆菌,通过皮肤微小破损入侵;性病淋巴肉芽肿病原体为专性细胞内寄生的衣原体,通过性接触传播。两者需通过PCR或组织培养明确病原学诊断。
2、皮损特征:腹股沟肉芽肿初期表现为无痛性丘疹,进展为边缘隆起的牛肉红色溃疡;性病淋巴肉芽肿初疮为短暂性小疱疹,继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形成沟槽征。前者溃疡基底呈颗粒状,后者淋巴结可破溃形成多发性瘘管。
3、淋巴结表现:腹股沟肉芽肿通常无淋巴结受累,偶见假性横痃;性病淋巴肉芽肿特征性表现为疼痛性淋巴结炎,可形成星状脓肿。超声检查显示后者淋巴结内部回声不均匀伴液性暗区。
4、系统症状:腹股沟肉芽肿局限皮肤黏膜,罕见全身症状;性病淋巴肉芽肿可伴发热、关节痛等全身反应,晚期可能引起直肠狭窄或外生殖器象皮肿。血清学检测后者补体结合试验抗体效价≥1:64。
5、治疗方案:腹股沟肉芽肿首选多西环素或阿奇霉素口服,疗程3周以上;性病淋巴肉芽肿需21天多西环素治疗,脓肿需穿刺引流。两者性伴侣均需同步治疗,治愈标准为临床症状完全消退。
日常护理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急性期禁止性行为,穿宽松棉质内衣。饮食增加蛋白质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出现生殖器溃疡或淋巴结肿大应及时就诊皮肤性病科,完成规范疗程后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