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牙期可通过佩戴活动矫治器、功能矫治器、序列拔牙、间隙保持器、正畸托槽等方式干预。乳恒牙替换异常、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龋齿继发问题、颌骨发育不协调等因素可能影响矫正时机。
1、活动矫治器:适用于简单牙列拥挤或反颌,利用可摘戴装置轻微施力。需每日佩戴12小时以上,定期调整钢丝弧度。避免进食过硬食物防止变形,矫治周期通常6-12个月。
2、功能矫治器:针对颌骨发育问题如Ⅱ类错颌,通过改变下颌位置刺激生长。Frankel矫治器需配合吞咽训练, Twin-block矫治器需全天佩戴。治疗窗口期为8-11岁生长高峰期。
3、序列拔牙:解决严重牙弓长度不足,按计划拔除特定乳牙。需每3个月拍摄全景片监测恒牙胚位置,常配合导萌术帮助恒牙萌出。适用于牙槽骨拥挤度超过8mm的病例。
4、间隙保持器:乳牙早失后防止邻牙倾斜,带环式保持器需粘接于基牙。单侧缺牙可选舌弓式,多颗缺牙适用Nance弓。需每月检查间隙变化,恒牙萌出后立即拆除。
5、正畸托槽:恒切牙萌出后适用MBT直丝弓技术,采用低摩擦力陶瓷托槽。初期使用0.012镍钛圆丝排齐,后期换0.016×0.022不锈钢方丝调整转矩。全程需配合Ⅲ类牵引等辅助装置。
替牙期矫正需结合牙龄评估Demirjian分期与颈椎骨龄片,每餐后使用冲牙器清洁托槽,避免啃咬苹果等整块食物。每日进行唇肌训练改善口呼吸习惯,定期涂氟预防釉质脱矿,早期干预可降低二期治疗难度约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