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阻塞可通过泪囊按摩、抗生素滴眼液、泪道探通术、泪道置管术、鼻腔泪囊吻合术等方式治疗。该病通常由先天性发育异常、眼部炎症、外伤、鼻部疾病、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
1、按摩缓解:先天性泪道阻塞常见于婴幼儿,表现为单侧持续性流泪。家长可用食指指腹从内眼角沿鼻梁侧面向下轻轻按压泪囊区,每日3-4次,促进泪液排空。配合温热毛巾敷眼可减轻分泌物粘连。
2、药物控制:细菌性结膜炎或泪囊炎导致的继发性阻塞需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抗生素。慢性炎症患者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眼药水减轻水肿,但需在眼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3、器械疏通:泪道探通术适用于单纯性膜性阻塞,使用直径0.2-0.5mm探针扩张鼻泪管。术后需连续冲洗泪道1周,成功率约70%。该方法对瘢痕性阻塞效果有限。
4、支撑治疗:硅胶泪道置管术通过植入微型导管保持泪道通畅3-6个月,适用于复发性阻塞。可能出现导管移位或肉芽增生,需每月复查。90%患者拔管后症状消失。
5、手术重建:鼻腔泪囊吻合术将泪囊与中鼻道粘膜吻合建立新通道,适用于骨性阻塞或肿瘤压迫。术后鼻腔填塞48小时,需避免用力擤鼻。微创内窥镜手术较传统外路手术恢复更快。
保持眼部清洁是预防继发感染的关键,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睑缘。增加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摄入有助于维持泪膜稳定。避免揉眼及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游泳时建议使用护目镜。若出现眼睑红肿或脓性分泌物,需及时眼科就诊排除急性泪囊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