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失代偿期主要表现为肝功能严重减退和门静脉高压相关并发症,典型症状包括腹水、黄疸、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和脾功能亢进。
1、腹水:
腹腔内液体异常积聚是失代偿期最常见表现,与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血管内静水压升高、低蛋白血症引起的胶体渗透压下降有关。患者腹部膨隆伴移动性浊音,严重时可出现脐疝或膈肌上抬导致呼吸困难。治疗需限制钠盐摄入,联合利尿剂如螺内酯与呋塞米,顽固性腹水需行腹腔穿刺放液。
2、黄疸:
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如浓茶,粪便颜色变浅。因肝细胞广泛坏死和毛细胆管阻塞,血液中结合胆红素与非结合胆红素均升高。可能伴随皮肤瘙痒,与胆汁酸盐沉积刺激神经末梢相关。需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严重时考虑血浆置换。
3、消化道出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发呕血或黑便,出血量大时可致失血性休克。门静脉压力超过12mmHg时侧支循环开放,曲张静脉壁张力增高易破裂。急性期需内镜下套扎或硬化剂注射,预防再出血可选用普萘洛尔降低门脉压力。
4、肝性脑病:
血氨等毒素透过血脑屏障引发神经精神异常,早期表现为性格改变、计算力下降,进展期出现定向障碍、扑翼样震颤,晚期进入昏迷。与肠道氨生成增多、肝脏解毒功能丧失相关。治疗需限制蛋白摄入,使用乳果糖减少氨吸收,必要时给予支链氨基酸。
3、脾功能亢进:
门静脉高压导致脾脏淤血性肿大,外周血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三系减少。脾脏容积超过正常10倍时易发生自发性脾梗死。血小板低于50×10⁹/L会增加出血风险,白细胞减少易继发感染。部分患者需脾动脉栓塞或脾切除术。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需严格禁酒,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0.8-1.2g/kg体重,以植物蛋白和乳制品为主。推荐少食多餐,夜间加餐可预防蛋白质分解。适量补充锌、镁等微量元素,维生素K缺乏者需皮下注射补充。运动以低强度有氧活动为主,如太极拳、步行,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定期监测血氨、凝血功能及腹部超声,出现意识改变或呕血需立即就医。心理支持尤为重要,家属应学习肝性脑病早期识别技巧,协助患者建立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