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耳聋需结合专业听力测试和临床表现综合评估。
1、新生儿听力筛查:
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内需进行耳声发射或自动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未通过初筛者需在42天内复筛,复筛未通过者需在3个月内完成诊断性听力评估。筛查型耳声发射主要检测耳蜗外毛细胞功能,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可评估听觉通路完整性。两项联合筛查能提高检出率,漏诊率可控制在5%以内。
2、婴幼儿行为测听:
6个月以上婴幼儿可采用视觉强化测听法,2岁以上适用游戏测听法。测试需在标准隔音室进行,通过观察儿童对声音刺激的行为反应判断听力阈值。测试频率应包括500、1000、2000、4000赫兹四个频段,单耳平均听阈大于25分贝需考虑异常。行为测听需重复验证,配合耳声发射和声导抗测试可提高准确性。
3、客观听力检查:
诊断性听性脑干反应可精确测定听阈,40分贝以上反应阈提示中度以上听力损失。多频稳态诱发电位能分频段评估听力,适用于不能配合行为测听的儿童。声导抗测试可鉴别中耳病变,鼓室图呈B型曲线提示中耳积液。耳蜗微音电位检测有助于鉴别听神经病谱系障碍。
日常需观察儿童对声音的反应灵敏度,语言发育迟缓可能是听力障碍的信号。避免长时间暴露于85分贝以上噪声环境,预防感冒减少中耳炎发生。均衡饮食保证锌、维生素A等营养素摄入,适当进行听觉训练。确诊听力障碍应尽早选配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配合专业语言康复训练。定期复查听力并监测语言发育进度,建立完整的听力健康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