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的尿液进入体内可通过局部清洁消毒、预防性用药、感染监测、症状干预及心理疏导等方式处理。该情况可能由开放性伤口接触、误饮误食、医疗操作意外、性接触传播或暴力侵害等因素引起。
皮肤接触尿液后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配合碘伏或75%酒精消毒。黏膜暴露需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眼部接触使用人工泪液冲洗结膜囊。开放性伤口在清创后需加压包扎,避免病原体经血液循环扩散。
存在HIV暴露风险时需在72小时内启动阻断治疗,常用方案为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乙肝病毒暴露者需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梅毒预防可单次肌注苄星青霉素。用药前需评估暴露源传染性疾病筛查结果。
需持续观察体温变化及局部红肿热痛症状,尿源性败血症早期表现为寒战高热。建议暴露后第1、3、6个月检测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及肝炎病毒标志物。出现尿频尿急等泌尿系统症状时需进行尿培养检查。
细菌性尿路感染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治疗。腹泻症状需排查志贺菌感染,严重脱水者需补液支持。过敏性皮疹可口服氯雷他定,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软膏。发热超过38.5℃需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遭遇性侵等创伤事件需进行危机干预,PTSD患者建议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建立暴露后心理咨询档案,定期评估焦虑抑郁量表。可通过正念训练缓解心理应激反应,必要时联合帕罗西汀等药物改善睡眠障碍。
日常需加强高蛋白饮食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建议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调节身心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加重代谢负担。建立暴露后健康追踪档案,6个月内避免献血及器官捐献,性行为需严格使用避孕套防护。接触野生动物尿液者需额外排查钩端螺旋体病及汉坦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