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憋不住尿是哪些毛病吃哪些药

2025-04-25

1673次浏览

尿失禁可通过膀胱训练、盆底肌锻炼、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尿失禁可能由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症、前列腺增生、神经系统病变、尿道括约肌损伤等因素引起。

1、盆底肌松弛:

妊娠分娩或长期腹压增高可能导致盆底肌群松弛。凯格尔运动能增强尿道括约肌力量,每日进行3组收缩练习,每组维持10秒。生物反馈治疗通过电极监测帮助掌握正确收缩技巧。

2、膀胱过度活动:

逼尿肌异常收缩引发尿急症状,可能与咖啡因摄入或泌尿系感染有关。托特罗定、索利那新、米拉贝隆等药物可抑制膀胱平滑肌过度活动,需配合记录排尿日记监测症状变化。

3、前列腺增生:

中老年男性腺体增大压迫尿道,常伴夜尿增多和排尿费力。坦索罗辛、非那雄胺、度他雄胺可缓解梗阻症状,严重者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激光汽化术。

4、神经源性膀胱:

糖尿病神经病变或多发性硬化导致膀胱感觉障碍,表现为尿潴留合并溢出性尿失禁。间歇导尿联合使用溴丙胺太林可改善排尿功能,骶神经调节术适用于难治性病例。

5、尿道损伤:

盆腔手术或外伤可能损伤尿道括约肌,引发压力性尿失禁。悬吊带手术或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能恢复控尿功能,术后需避免提重物及剧烈咳嗽。

每日摄入蔓越莓汁和南瓜籽有助于维持泌尿系统健康,游泳和瑜伽可增强核心肌群协调性。出现排尿疼痛或血尿需及时排查泌尿系结石和肿瘤,长期漏尿者应使用吸水护垫预防皮肤刺激,体重控制对减轻腹压至关重要。绝经后女性阴道雌激素治疗能改善尿道黏膜萎缩。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