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皮肤结核是怎么得的

2025-04-02

15749次浏览

皮肤结核可能由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感染、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受损、接触传染源、合并其他结核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局部清创处理、增强免疫力、隔离防护、原发病治疗等方式干预。

1、病原体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皮肤微小破损直接侵入是主要致病原因。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咳出的飞沫或痰液污染环境后,细菌可经搔抓、外伤等途径感染皮肤。典型表现为疣状皮肤结核或寻常狼疮,病灶呈慢性增殖性改变。

2、免疫功能异常:

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等免疫抑制人群易感性显著增高。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导致机体无法有效清除入侵的结核杆菌,细菌在皮肤真皮层形成肉芽肿性炎症,常伴随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

3、皮肤防御缺失:

长期接触刺激性化学物质或存在湿疹、烧伤等慢性皮肤病患者,其角质层屏障功能受损。结核杆菌更易穿透表皮层定植,好发于四肢暴露部位,初期可见红色丘疹或结节。

4、接触传播风险:

与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是重要危险因素。共用剃须刀、纹身器具等可能造成器械传播,医护人员未规范防护时可能通过职业暴露感染。病灶多出现在接触部位,表现为无痛性溃疡。

5、继发性感染:

约20%病例继发于肺或淋巴结结核,细菌经血液或淋巴系统播散至皮肤。此类患者往往有肺结核病史,皮肤损害多为多发性,可检测到肺部活动性病灶。

日常需保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补充维生素A/C增强皮肤抵抗力。避免搔抓皮肤破损处,接触疑似传染源后立即用碘伏消毒。规范服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抗结核药物至少6个月,治疗期间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出现不明原因皮肤结节或溃疡持续2周未愈时,需尽早就医进行结核菌素试验及病理活检。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