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胃十二指肠溃疡是什么样子的

2025-04-08

115次浏览

胃十二指肠溃疡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胃酸分泌过多、精神压力过大、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细菌定植于胃黏膜后引发炎症反应,破坏黏膜屏障。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餐后饱胀感。根除治疗需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抗生素。

2、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削弱胃黏膜保护机制。典型症状包括夜间腹痛、黑便。需停用损伤性药物,改用对乙酰氨基酚替代,必要时联用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3、胃酸异常:

胃泌素瘤或壁细胞增生导致胃酸过度分泌,侵蚀十二指肠球部形成溃疡。疼痛多呈饥饿痛特征,进食可缓解。治疗需持续使用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配合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

4、应激性溃疡:

重大创伤、手术或精神压力会激活交感神经,减少胃黏膜血流供应。临床表现包括突发呕血、柏油样便。需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重症患者需行胃镜下止血或选择性血管栓塞术。

5、遗传易感性:

O型血人群胃上皮细胞表面抗原表达差异,更易被幽门螺杆菌黏附。家族聚集病例常见持续性上腹烧灼感。除规范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外,建议一级亲属进行呼气试验筛查。

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日常需选择低纤维少渣饮食,如蒸蛋羹、嫩豆腐,避免辣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规律进食习惯配合适度有氧运动可改善胃肠蠕动,戒烟限酒有助于黏膜修复。出现呕血、剧烈腹痛需立即急诊处理,慢性溃疡患者建议每半年复查胃镜监测癌变风险。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