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牙槽骨骨折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5-22

164次浏览

牙槽骨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固定、牙弓夹板固定、颌间结扎固定、手术内固定、植骨修复等方式治疗。

1、手法复位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简单骨折。医生通过手指按压使骨折断端复位,配合弹性绷带或头帽颏兜进行外固定。该方法创伤小但稳定性较差,需定期复查调整固定装置,固定时间一般为3-4周。

2、牙弓夹板固定:

利用金属夹板将患牙与邻牙捆绑固定,适用于伴有牙齿松动的牙槽突骨折。需配合咬合调整确保固定效果,固定期间需避免咀嚼硬物,通常维持4-6周。可能出现牙龈刺激等并发症,需加强口腔护理。

3、颌间结扎固定:

通过上下颌牙齿间钢丝结扎实现骨折段制动,适用于多发性或粉碎性骨折。需配合流质饮食,固定期约6-8周。可能影响言语功能,需注意口腔卫生以防结扎部位食物嵌塞。

4、手术内固定:

对严重移位骨折采用钛板钛钉内固定术,通过口腔内切口暴露骨折线进行精确复位。术后需抗感染治疗,2周内进流食。可能出现钛板暴露、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需定期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

5、植骨修复:

针对骨缺损超过5mm的陈旧性骨折,采用自体骨或人工骨移植修复。需配合引导骨再生膜技术,愈合周期长达3-6个月。术后需避免局部压力,定期进行CBCT检查评估骨整合情况。

治疗期间建议选择高蛋白流质饮食如牛奶、肉汤,补充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康复期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坚果等硬质食物。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每日含漱氯己定溶液。术后6周开始渐进性咬合训练,定期口腔检查监测咬合关系。骨折完全愈合前禁止剧烈运动,睡眠时抬高床头减轻局部水肿。出现固定装置松动或持续疼痛需及时复诊。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