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液腺囊肿是口腔黏膜小唾液腺导管阻塞导致的潴留性囊肿,多因外伤、炎症或先天因素引起,表现为黏膜下无痛性半透明肿物,常见于下唇、颊部及舌腹部。
1、外伤因素:口腔黏膜反复机械性损伤如咬唇习惯、锐利牙尖摩擦,可导致腺管破裂形成囊肿。建议消除刺激源,调整咬合关系,避免食用坚硬食物,多数囊肿可自行消退。
功能主治:通利血脉,养阴生肌。 内服:用于瘀血阻滞,胃痛出血,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阴虚肺痨,肺结核的辅助治疗。 外用:用于金疮、外伤、溃疡、瘘管、烧伤、烫伤、复创之创面。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0ml,一日3次,或遵医嘱。 外用,用医用纱布浸透药液后敷患处,感染...
2、炎症反应:局部感染引发导管上皮增生阻塞,腺体分泌物滞留膨胀成囊。采用氯己定含漱液控制炎症,配合热敷促进吸收,直径小于1cm的囊肿有自愈可能。
3、先天异常:部分患者存在腺体导管结构发育缺陷,分泌物流通受阻。需定期观察囊肿变化,出现持续增大或影响功能时考虑手术切除,推荐采用激光或低温等离子消融术。
4、病理特征:囊肿内壁为立方上皮细胞,囊液呈粘稠胶冻状。可能与舍格伦综合征、黏液表皮样癌等疾病相关,表现为质地柔软、边界清晰的蓝灰色囊泡,穿刺可见拉丝状黏液。
5、诊疗建议: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与超声检查,鉴别诊断包括黏液腺增生、良性肿瘤。治疗首选完整摘除术,复发率低于5%,术后保持口腔卫生,使用康复新液促进创面愈合。
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增加猕猴桃、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摄入,餐后使用冲牙器清洁口腔。囊肿未消退期间建议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减少面部肌肉剧烈活动。出现囊肿破溃、感染或三个月未消退时需及时就诊口腔颌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