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低眼压性青光眼是什么

2025-05-23

81次浏览

低眼压性青光眼是一种眼压正常但视神经仍受损的青光眼类型,可能由视神经供血不足、巩膜筛板结构异常、血管调节功能紊乱、自身免疫因素及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视神经供血不足:

视神经乳头的微循环障碍可能导致局部缺血,即使眼压在正常范围内,视神经纤维仍因缺氧而逐渐凋亡。这类患者常伴有偏头痛或低血压病史,通过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可能延缓病情进展。

2、巩膜筛板异常:

巩膜筛板结构薄弱会使视神经对眼压的耐受性降低。这类患者的筛板胶原纤维排列异常,在正常眼压下也可能发生机械性压迫,需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评估筛板形态。

3、血管调节紊乱:

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可能导致眼血流波动过大,表现为夜间血压骤降或血管痉挛。24小时眼压监测可发现血流灌注不足时段,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可能有助于稳定血管张力。

4、自身免疫因素:

部分患者血清中检测到抗视神经抗体,提示免疫系统异常攻击视神经细胞。这类患者可能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疾病,免疫抑制剂治疗需在风湿科指导下进行。

5、遗传易感性:

OPA1、OPTN等基因突变与视神经节细胞凋亡相关。有家族史者应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和视神经成像,即使眼压始终低于21mmHg也需密切随访。

建议患者保持规律有氧运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避免长时间低头动作。饮食可增加富含花青素的蓝莓、黑枸杞等食物保护微血管,控制咖啡因摄入以防血管痉挛。每3-6个月需复查视野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若发现进展性缺损需考虑激光治疗或微创青光眼手术。夜间睡眠时适当垫高床头有助于维持眼灌注压,冬季注意手足保暖以避免血管收缩引发的视神经缺血。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