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断裂可能由外伤撞击、龋齿侵蚀、咬合异常、牙体结构缺陷和长期磨牙等因素引起。
1、外伤撞击:
直接外力冲击是牙齿断裂的常见原因,如跌倒碰撞、运动损伤或意外事故。前牙区域因位置突出更易受损,可能导致牙冠折裂、牙根纵折甚至完全脱位。高强度冲击还可能伴随牙龈出血或牙槽骨骨折,需立即进行口腔急诊处理。
2、龋齿侵蚀:
未经治疗的深龋会破坏牙体硬组织,使牙齿抗折强度下降。当龋坏波及牙本质深层时,日常咀嚼压力即可导致薄弱部位断裂。这类断裂常见于后牙咬合面,断面往往可见黑色龋坏组织,可能引发急性牙髓炎症状。
3、咬合异常:
牙齿排列不齐或咬合关系紊乱会造成局部应力集中。长期异常咬合力作用于特定牙位,可能产生隐裂并逐渐扩展为明显折裂。夜磨牙症患者更易出现此类损伤,常见于磨牙区牙尖斜折或牙颈部楔状缺损性断裂。
4、牙体结构缺陷:
发育异常的牙齿如釉质发育不全、牙本质形成障碍等,其矿物化程度不足导致机械强度降低。这类牙齿在正常咀嚼力下也可能发生折裂,断裂面通常呈现粗糙不规则形态,可能伴有牙齿敏感症状。
5、长期磨牙:
持续性磨牙症会产生异常侧向力,导致牙齿疲劳性微裂纹积累。随着时间推移,微裂纹逐渐连接形成明显断裂线,常见于磨牙区牙尖折断或牙冠大面积崩裂。患者多伴有颞下颌关节不适和咀嚼肌酸痛等伴随症状。
预防牙齿断裂需定期口腔检查,及时治疗龋齿和咬合问题。避免用牙开瓶盖等硬物,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均衡摄入钙磷等矿物质,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体抗酸能力。出现牙齿隐裂或敏感症状时应尽早就诊,早期干预可采用树脂填充或全冠修复,严重断裂可能需根管治疗或拔除后种植修复。夜间磨牙患者建议定制咬合垫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