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尿道瓣膜属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对婴幼儿健康影响较大,需及时干预。
一、疾病严重性表现:
后尿道瓣膜会导致排尿受阻,引发膀胱高压和肾脏积水。新生儿期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尿线细弱、反复尿路感染;婴幼儿期可伴随生长发育迟缓、肾功能损伤。长期未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肾衰竭,需通过超声、膀胱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
二、临床分期与干预措施:
根据肾功能损伤程度分为三期。早期可通过膀胱镜下瓣膜切除术解除梗阻,术后需定期监测膀胱功能;中期需配合清洁间歇导尿和抗生素预防感染;晚期肾功能严重受损时需考虑透析或肾移植。约80%早期干预患儿可获得良好预后。
患儿日常需保持每日饮水量1500ml以上,避免憋尿,每3-6个月复查泌尿系超声和肾功能。家长应记录排尿日记,观察有无尿频、尿急症状复发。饮食需控制钠盐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D促进骨骼发育。术后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造成腹部压力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