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感染可通过多饮水、口服抗生素、碱化尿液、中药辅助、局部护理等方式治疗,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引起。
1、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通过增加尿量冲刷尿道,减少细菌滞留。避免饮用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可选择淡竹叶茶、玉米须茶等利尿饮品。排尿频率保持在每2-3小时一次,尤其注意性行为后及时排尿。
2、口服抗生素:细菌性尿道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磷霉素氨丁三醇、呋喃妥因、头孢克肟等。疗程通常3-7天,复杂感染需延长至14天。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消化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3、碱化尿液:碳酸氢钠片可升高尿液PH值,缓解排尿灼痛感。配合枸橼酸钾颗粒使用能抑制细菌繁殖,但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建议用药期间监测尿常规,避免长期使用导致电解质紊乱。
4、中药辅助:热淋清颗粒、三金片等中成药具有清热利湿功效,可改善尿频尿急症状。辨证属湿热下注者可选用八正散加减,伴有腰酸者合用知柏地黄丸。中药疗程一般2-4周,需与西药间隔2小时服用。
5、局部护理: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勤换洗。月经期避免使用卫生棉条,建议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如厕后擦拭应从前向后,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清洁会阴部。
日常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冬瓜、黄瓜等利尿蔬菜,限制辛辣刺激食物。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快走等增强抵抗力,但急性期应避免游泳等水中运动。反复发作患者建议记录排尿日记,定期进行尿常规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绝经后女性可考虑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尿道黏膜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