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手部麻木可通过按摩合谷穴、内关穴、手三里穴、外关穴、后溪穴等穴位缓解症状。
1、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间,近第二掌骨桡侧中点处。按摩此穴可疏通手阳明大肠经气血,改善上肢血液循环。用拇指指腹以画圈方式按压3-5分钟,两侧交替进行。该穴位对缓解手指僵硬、腕部酸痛具有辅助作用。
2、内关穴: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持续按压能调节心包经气机,减轻神经压迫导致的手麻。操作时用拇指垂直向下发力,配合深呼吸效果更佳。适用于颈椎病或腕管综合征引发的放射性麻木。
3、手三里穴:肘横纹下2寸,桡骨内侧缘处。刺激此穴可促进桡神经功能恢复,缓解前臂至手指的传导异常。建议采用点按与揉捏结合的手法,每日两次。长期伏案工作者可配合热敷增强疗效。
4、外关穴: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该穴位属三焦经,能调节体液代谢消除神经水肿。按摩时用指尖沿骨缝推压,出现酸胀感即见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末梢麻木有改善作用。
5、后溪穴:握拳时小指末端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通过刺激手太阳小肠经,可缓解尺神经分布区麻木症状。建议用指甲缘掐按至皮肤微红,配合腕关节屈伸运动。适用于肘管综合征或夜间手麻加重者。
日常可食用核桃、黑芝麻等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配合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增强末梢循环。若持续麻木伴肌力下降,需排查颈椎病、脑卒中等器质性疾病。穴位按摩前用40℃温水浸泡双手10分钟可提升效果,避免在皮肤破损处操作。糖尿病患者注意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神经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