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雄性激素过少吃哪些药

2025-04-05

114次浏览

雄性激素过少可通过睾酮替代疗法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十一酸睾酮、丙酸睾酮、庚酸睾酮。雄性激素缺乏可能与睾丸功能减退、下丘脑-垂体疾病、遗传因素、药物副作用、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睾酮替代:

十一酸睾酮是口服制剂,能有效提升血清睾酮水平,适用于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丙酸睾酮需肌肉注射,起效快但维持时间短,常用于短期激素补充。庚酸睾酮为长效注射剂,每2-4周给药一次,适合长期替代治疗。

2、病因治疗:

下丘脑-垂体病变导致的继发性性腺功能减退,可能与垂体瘤、颅咽管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性欲减退、体毛稀疏等症状。需通过MRI明确诊断,采用溴隐亭治疗泌乳素瘤或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瘤。

3、遗传干预:

克氏综合征等遗传性疾病引起的原发性睾丸功能衰竭,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表现为无精症、男性乳房发育。可通过辅助生殖技术解决生育问题,配合心理咨询改善心理适应能力。

4、药物调整: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阿片类药物可能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相关药物用量,或改用对性腺功能影响较小的替代药物。

5、慢性病管理:

肝硬化、慢性肾病等系统性疾病常伴随睾酮合成障碍,可能与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需控制原发病进展,补充锌元素等参与睾酮合成的微量元素。

日常饮食可增加牡蛎、牛肉等富含锌的食物,配合抗阻训练促进肌肉合成。定期监测血清睾酮水平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避免过度饮酒和熬夜,保持规律作息有助于内分泌系统功能恢复。出现持续疲劳、骨质疏松或心血管症状时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