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盐酸伊曲康唑胶囊可能引起耳鸣吗

2025-05-20

288次浏览

盐酸伊曲康唑胶囊可能引起耳鸣,但发生率较低。该药物属于抗真菌药,耳鸣属于其罕见不良反应之一,通常与个体敏感性或药物蓄积有关。

功能主治:伊曲康唑胶囊适用于治疗以下疾病:1.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2.皮肤科/眼科: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3.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4.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

用法用量:口服0.1g为达到最佳吸收,应餐后立即给药。1.念珠菌阴道炎:每次200mg,每天二次,疗程为1天或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3天。2.花斑癣: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7天。3.皮肤真菌病:每次1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15天。高度角化区(如足底部癣、手掌部癣)需:延长治疗15日,每次1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15天。4.口腔念珠菌病:每次1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15天。5.真菌性角膜炎: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21天。6.对于一些免疫缺陷病人,如白血病、爱滋病或器官移植病人等,采用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感染时,伊曲康唑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能会降低,剂量可加倍。7.甲真菌病:1)冲击治疗:每次200mg,每天二次,连用一周为一个冲击疗程。对于指甲感染,推荐采用两个冲击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周;对于趾甲感染,推荐采用三个冲击疗程。每个疗程间隔3周。2)或者采用连续治疗:每次200mg,每天一次,连用三个月。本品从皮肤和甲组织中清除比血浆慢,因此,对皮肤感染来说,停药后2-4周达到最理想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对甲真菌病来说在停药后6-9个月达到最理想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8.系统性真菌病:根据不同感染选择不同的剂量用法,详见下表(见纸质说明书)。

1、药物不良反应机制:

盐酸伊曲康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疗效,其代谢过程可能影响内耳微循环或神经传导。耳鸣的发生可能与药物间接改变内耳淋巴液电解质平衡相关,多见于长期大剂量使用或肝肾功能异常患者。临床数据显示,此类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足1%,多数在停药后逐渐缓解。

2、风险因素识别:

高龄患者、合并使用耳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既往听力受损人群更易出现耳鸣症状。用药期间若伴随眩晕、听力下降等症状,需警惕药物性耳损伤可能。建议用药前完善基线听力检查,避免与利尿剂或奎宁类药物联用。

使用盐酸伊曲康唑期间应定期监测听力变化,出现耳鸣症状需及时就医评估。日常避免噪音刺激,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减轻耳部不适。用药期间可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B12、镁元素的食物如鱼类、坚果,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等刺激性物质。若需长期用药,建议每3个月进行听力筛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