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激光手术可通过小梁成形术、睫状体光凝术等方式治疗,具有降低眼压、减少药物依赖等优势,但可能存在术后炎症、视力波动等风险。
激光手术通过改善房水引流或减少房水生成直接降低眼压。小梁成形术利用激光刺激小梁网结构重塑,术后眼压平均下降20%-30%。部分患者可减少降眼压药物使用量,降低长期用药导致的干眼症或过敏风险。
相比传统滤过手术,激光治疗仅需表面麻醉,无需切开眼球壁。手术时间通常控制在10-15分钟,门诊即可完成。术后恢复期较短,多数患者24小时后可恢复日常活动,减少卧床休养对生活的影响。
术后早期可能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需密切监测。约5%-10%患者发生轻度虹膜炎,表现为眼红畏光,通常2周内消退。个别病例出现角膜内皮细胞损伤,与激光能量设置过高或操作不当有关。
激光手术对开角型青光眼效果显著,但闭角型患者需联合虹膜周切术。部分患者术后3-5年疗效减退,需重复治疗或改用其他方式。晚期青光眼因视神经损伤不可逆,激光仅能延缓病情进展。
手术方案需根据房角结构、视神经损害程度定制。年轻患者优先考虑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高龄患者可评估睫状体光凝术。术前需完善视野检查、OCT评估,合并白内障者建议联合手术治疗。
术后需避免揉眼及剧烈运动,定期监测眼压变化。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A、C及Omega-3脂肪酸,如胡萝卜、蓝莓、深海鱼等。恢复期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倒立、举重等增加眼压的活动。出现持续眼痛、视力骤降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