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大姨妈推迟三天发烧38度

2025-04-26

265次浏览

高密度脂蛋白偏低可通过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非诺贝特等药物治疗,通常由遗传因素、缺乏运动、高糖饮食、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是常用调节血脂药物,通过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这类药物需长期服用,可能引起肌肉酸痛或肝功能异常,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肌酸激酶和转氨酶。

非诺贝特能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促进高密度脂蛋白合成。适用于合并甘油三酯升高的患者,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不适,与抗凝药联用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缓释烟酸通过抑制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可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15%-35%。服药后可能出现皮肤潮红,建议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量,联合阿司匹林可减轻不良反应。

依折麦布选择性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间接影响高密度脂蛋白代谢。多与他汀类药物联用,对不能耐受大剂量他汀的患者是理想选择,罕见副作用为皮疹和转氨酶升高。

阿利西尤单抗通过增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活性调节血脂谱,能使高密度脂蛋白提升5%-10%。需皮下注射给药,主要用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或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患者。

日常增加橄榄油、深海鱼类、坚果等不饱和脂肪酸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戒烟限酒有助于维持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合并糖尿病或甲状腺疾病需同步治疗原发病,严重血脂异常建议每3个月复查血脂四项,药物调整需在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