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脚水肿可通过抬高下肢、限制钠盐摄入、穿戴弹力袜、药物治疗、病因治疗等方式消肿。脚水肿可能由静脉回流障碍、心功能不全、肾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抬高下肢:
将下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利用重力促进静脉回流。建议平卧时用枕头垫高足部,每日保持抬高姿势2-3小时。长期卧床者需定时改变体位,避免局部皮肤受压。配合踝泵运动效果更佳,即主动屈伸踝关节以增强肌肉泵作用。
2、限制钠盐摄入:
每日食盐量控制在3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等高钠食物。适当增加富含钾的香蕉、土豆等食物,有助于平衡体内电解质。合并肾功能不全者需同时限制水分摄入,每日液体量不超过前一日尿量加500毫升。
3、穿戴弹力袜:
选择压力梯度为20-30mmHg的医用弹力袜,晨起前穿戴,睡前脱下。弹力袜通过外部加压改善静脉瓣膜功能,减少血液淤滞。初次使用应从低压力开始适应,注意观察皮肤状况,出现瘙痒或疼痛需及时调整。
4、药物治疗:
呋塞米等利尿剂可促进水分排出,螺内酯适用于合并低钾血症者,托拉塞米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使用利尿剂需监测电解质,避免过度脱水。静脉曲张者可口服地奥司明改善微循环,但需排除深静脉血栓禁忌。
5、病因治疗:
慢性心衰患者需规范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ACEI类药物,肾病综合征需补充白蛋白并治疗原发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者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药物引起的水肿应及时调整用药方案,如停用钙通道阻滞剂等。
建议每日记录体重变化和水肿程度,测量踝围时取踝骨最突出处周长。饮食可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适量食用冬瓜、红豆等利水食物。避免长时间站立或静坐,每1-2小时活动下肢。若水肿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困难、尿量锐减,需立即排查肺栓塞、急性心衰等危重情况。合并糖尿病者需特别注意足部皮肤护理,预防压力性溃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