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缩和阵痛在分娩过程中密切相关,但并非完全等同。宫缩指子宫肌肉规律性收缩,阵痛特指宫缩引起的疼痛感,主要区别在于宫缩可能无痛如假性宫缩,而阵痛必然伴随疼痛。
1、定义差异:
宫缩是子宫平滑肌的节律性收缩,分为生理性宫缩如孕晚期假性宫缩和分娩宫缩。阵痛专指分娩过程中宫缩引发的疼痛,属于宫缩的一种伴随症状。无痛宫缩常见于孕中期至晚期,而阵痛仅出现在临产阶段。
2、发生机制:
宫缩由催产素和前列腺素等激素调控,促使宫颈扩张和胎儿下降。阵痛的产生与子宫缺血、神经压迫及宫颈牵拉有关,疼痛通过内脏神经传导至腰骶部,形成周期性加剧的特点。
3、临床表现:
真性宫缩表现为间隔规律初期20-30分钟/次,临产时2-3分钟/次、持续时间渐长30秒→60秒、强度递增。阵痛通常从腰背部开始放射至腹部,伴随宫缩出现波浪式疼痛,可能伴有见红或破水。
4、功能区别:
非分娩期宫缩主要促进子宫血流和胎儿体位调整。阵痛是分娩启动的标志性症状,其规律性和强度直接反映产程进展,初产妇阵痛平均持续8-12小时,经产妇缩短至5-8小时。
5、应对方式:
假性宫缩可通过改变体位、补液缓解。真性宫缩伴阵痛需记录频率,当达到5-1-1标准每5分钟1次、持续1小时时应就医。拉玛泽呼吸法能减轻阵痛,严重时可采用硬膜外麻醉。
孕期需区分Braxton Hicks宫缩与真性宫缩,前者不规则且无痛。建议孕28周后学习胎动计数和宫缩监测,出现规律阵痛伴宫颈变化、阴道流血或破水应立即就诊。临产前可适量摄入易消化食物,保持适度活动有助于缩短产程,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胎儿窘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