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糖尿病足的表现有哪些

2025-04-15

232次浏览

糖尿病足可能由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部畸形、感染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足部麻木、疼痛、溃疡、坏疽、行走困难等症状。

1、麻木刺痛:长期高血糖导致周围神经损伤,足部出现对称性麻木或针刺感。患者需每日检查足部皮肤完整性,选择透气鞋袜避免摩擦,温水泡脚温度控制在37℃以下。神经修复药物如甲钴胺、依帕司他、硫辛酸可改善症状。

功能主治:适用于烧伤创面、残余小创面、各类慢性溃疡创面(包括血管性、放射性、糖尿病性溃疡)以及供皮区、新鲜创面等。

用法用量:常规清创后,用本品局部均匀喷湿创面,每日一次;约4000IU/10*10CM2(...

2、皮肤溃疡:足底压力异常分布导致胼胝形成,破溃后形成无痛性溃疡。采用减压鞋垫分散压力,溃疡面使用银离子敷料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能与微循环障碍、创伤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渗出、恶臭等症状。

3、间歇跛行:下肢动脉硬化导致供血不足,行走时出现小腿肌肉绞痛。建议戒烟并控制血脂,进行踝泵运动促进侧支循环。血管扩张剂如西洛他唑、贝前列素钠可改善血流,严重时需血管旁路移植术。

4、足趾变形:运动神经病变引发足部肌肉萎缩,形成锤状趾或爪形趾。定制矫形器纠正畸形,避免穿尖头鞋。可能与关节退变、Charcot神经骨关节病有关,通常伴随关节肿胀、异常活动等症状。

5、感染坏疽:微小伤口继发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甚至组织坏死。早期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克林霉素、莫西沙星,深部感染需清创引流。骨髓炎患者可能需截趾手术,高压氧治疗可促进创面愈合。

糖尿病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快走或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选择低GI食物如燕麦、藜麦,避免精制糖摄入。足部护理需定期修剪指甲避免嵌甲,冬季使用无刺激润肤霜防止皲裂,发现红肿破溃立即就医。血糖监测空腹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小于10.0mmol/L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