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什么是颈动脉斑块

2025-04-17

222次浏览

颈动脉斑块是动脉粥样硬化在颈动脉血管壁形成的脂质沉积和纤维组织增生结构,可能由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年龄增长等因素引起。早期干预可延缓斑块进展,降低脑卒中风险。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易沉积于损伤处形成斑块。控制血压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监测血压值,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血压达标可延缓动脉硬化进程。

2、血脂异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沉积是斑块核心成分。通过减少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配合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调节血脂。

3、糖尿病:持续高血糖状态加速血管炎症反应。斑块形成与糖化终末产物沉积相关,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饮食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配合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降糖药物。

4、吸烟损伤:烟草中尼古丁直接破坏血管内皮功能。戒烟后6个月可改善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建议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配合行为认知干预。二手烟暴露同样需要避免。

5、年龄因素:血管弹性随年龄增长自然减退。5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颈动脉超声筛查,发现斑块后需评估狭窄程度。超过70%狭窄可考虑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或支架成形术治疗。

日常需保持地中海饮食模式,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骑自行车、太极拳。控制体重指数在24以下,收缩压维持在130mmHg以内。定期进行颈动脉超声和血脂四项检测,发现不稳定斑块时需强化抗血小板治疗。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