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轻度混浊通常由年龄增长、用眼过度、高度近视、炎症反应、眼底出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定期检查、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激光治疗、玻璃体切割手术等方式干预。
1、年龄因素:玻璃体液化是退行性改变的主要表现,多见于50岁以上人群。胶原纤维塌陷形成絮状漂浮物,在光线照射下产生飞蚊症视觉干扰。建议每年接受散瞳眼底检查,避免剧烈头部晃动,适当补充含叶黄素的深色蔬菜。
功能主治:1.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有反应的眼科炎性病变及眼部表面的细菌感染或有感染危险的情况。
2.眼用激素用于眼睑﹑球结膜﹑角膜﹑眼球前段组织及一些可按受激素潜在危险性的感染性结膜炎等炎性疾病,可以减轻水肿和炎症反应。它们也适用于慢性前葡萄膜炎﹑化学性﹑放射性﹑灼伤性及异物穿透性角膜损伤。
3.有抗感染成分的复方制剂可以应用于发生眼表感染危险大的部位和预计有大量细菌存在于眼部的潜在危险时。本品中特有的抗感染药物对一些常见的眼部细菌和病原菌有效:
(1)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凝血酶阳性及阴性),包括耐青霉素株。
(2)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一些非溶血性链球菌和一些肺炎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产气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摩氏摩根氏菌﹑多数普通变形杆菌株﹑流感嗜血杆菌﹑腔隙莫拉氏菌﹑埃氏嗜血菌﹑醋酸钙不动杆菌以及一些奈瑟菌属。
用法用量:1.每4至6小时一次,每次1至2滴滴入结膜囊内。在最初1-2天剂量可增加至每2小时1次。根据临床征象的改善逐渐减少用药的频度,注意不要过早停止治疗。用前摇匀。2.第一次开处方不能超过20毫升滴眼液。
2、视疲劳状态:长时间电子屏幕使用会导致睫状肌痉挛,加重玻璃体混浊的主观感受。每20分钟远眺6米外景物20秒,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热敷促进眼周血液循环。蓝光过滤眼镜可减少视网膜光损伤。
3、近视发展:600度以上高度近视者玻璃体液化速度加快3-5倍,可能伴随视网膜裂孔风险。需要每半年进行三面镜检查,避免蹦极、拳击等剧烈运动。角膜塑形镜可延缓轴性近视进展。
4、葡萄膜炎:免疫因素引起的虹膜睫状体炎会释放炎性细胞进入玻璃体。可能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有关,通常表现为眼红、视物模糊等症状。局部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严重时需球旁注射曲安奈德。
5、糖尿病病变: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渗漏,血液成分进入玻璃体腔。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发生率超40%,常见突然出现的蜘蛛网样漂浮物。需严格控制糖化血红蛋白<7%,必要时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
玻璃体混浊患者应保持每日30分钟户外活动,紫外线强烈时佩戴防UV400太阳镜。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猕猴桃、彩椒和锌牡蛎、南瓜籽,避免高脂饮食加重微循环障碍。阅读时保持33cm以上用眼距离,环境照明不低于300勒克斯。突然出现闪光感或漂浮物增多需24小时内急诊排查视网膜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