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很冷可能由环境温度低、血液循环不良、甲状腺功能减退、贫血、糖尿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暖措施、改善循环、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
1、环境因素:低温环境直接导致体感寒冷,未及时增添衣物或处于空调冷风直吹环境会加剧不适。建议穿戴保暖衣物,室内保持20-24℃适宜温度,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饮用姜茶、热牛奶等温热饮品可促进身体产热。
功能主治:适用于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克汀病)与儿童及成人的各种原因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长期替代治疗,也可用于单纯性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抑制(及替代)治疗。也可用于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抑制试验。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般最初每日用25~50;g,最大量不超过100g,可每隔2~4周增加25~50g,直至维持正常代谢为止。一般维持剂量为50~200g/日。老年或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起始量以12.5~25g为宜,可每3~4周增加一次剂量,每次增加12.5~25g。给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否心率加快、心律不齐、血压改变,并定期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必要时暂缓加量或减少用量。
2、循环障碍:末梢血液循环不良常见于久坐人群,表现为手脚冰凉。每日进行快走、跳绳等有氧运动30分钟,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穿戴透气保暖袜改善微循环。避免吸烟、过量摄入咖啡因等血管收缩因素。
3、甲状腺异常: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代谢率下降,常伴乏力、体重增加。需检测TSH和游离T4指标,确诊后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日常补充硒元素,食用海带、牡蛎等富碘食物支持甲状腺功能。
4、贫血问题:缺铁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易出现畏寒、面色苍白。血清铁蛋白检测低于30μg/L需补充琥珀酸亚铁片,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每周摄入动物肝脏、菠菜等高铁食物,避免浓茶影响铁吸收。
5、代谢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温度感知异常,常伴肢体麻木。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治疗是关键,口服二甲双胍或注射甘精胰岛素控制血糖。神经修复可选用甲钴胺片,每日进行足部温度检查预防冻伤。
畏寒症状持续需排查慢性疾病,日常注意均衡摄入牛肉、南瓜等富含B族维生素食物,每周3次游泳或瑜伽促进血液循环,睡眠时使用电热毯需控制温度避免低温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