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直肠炎可能由盆腔放疗损伤、肠道菌群失衡、血管内皮损伤、免疫功能抑制、局部组织纤维化等原因引起,临床表现为直肠出血、里急后重、黏液便、腹痛、排便失禁等症状。
功能主治:成年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剂量应加倍。
1、直肠出血:放疗导致直肠黏膜毛细血管扩张破裂,表现为便中带鲜红色血液或血块。轻度出血可通过局部应用硫糖铝混悬液保留灌肠,中重度需口服氨甲环酸或静脉输注血凝酶。
2、里急后重:炎症刺激直肠壁神经丛引发持续便意感,每日排便可达10-20次但排便量少。温水坐浴可缓解肛周痉挛,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严重者需使用盐酸洛哌丁胺抑制肠蠕动。
3、黏液便:肠腺体分泌亢进产生大量透明黏液,常与血液混合排出。饮食调整为低渣流质,补充嗜酸乳杆菌调节菌群,局部应用氢化可的松栓剂减轻炎症渗出。
4、腹痛:肠壁水肿和痉挛引发下腹隐痛或绞痛,排便后暂时缓解。热敷腹部缓解痉挛,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匹维溴铵,合并感染需加用诺氟沙星抗炎。
5、排便失禁:晚期括约肌纤维化导致控便能力下降,多见夜间粪便渗漏。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使用肛门栓剂形成人工粪块,严重病例需考虑括约肌成形术。
患者需长期保持低纤维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每日进行提肛运动训练。监测血红蛋白和电解质水平,定期肠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肠梗阻表现时需及时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