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功能

脂肪泻和一般腹泻的区别

2025-05-30

671次浏览

脂肪泻与一般腹泻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粪便特征及伴随症状。脂肪泻通常由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引起,粪便呈油脂状、恶臭且漂浮;一般腹泻多与感染或肠道功能紊乱相关,粪便多为水样或糊状。

功能主治:成年人及儿童急、慢性腹泻。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1袋(3克),一日3次。儿童1岁以下每日1袋,分3次服;1-2岁每日1-2袋,分3次服;2岁以上每日2-3袋,分3次服,服用时将本品倒入半杯温开水(约50毫升)中混匀快速服完。治疗急性腹泻时剂量应加倍。

1、病因差异:

脂肪泻常见于胰腺功能不全如慢性胰腺炎、胆道梗阻或乳糜泻等疾病,导致脂肪酶分泌不足或胆汁缺乏。一般腹泻多由病毒性肠炎、细菌感染如沙门氏菌、肠易激综合征或食物不耐受引发。

2、粪便特征:

脂肪泻粪便呈灰白色或浅黄色,含未消化脂肪滴,肉眼可见油滴或黏液,气味腐臭且易黏附马桶。一般腹泻粪便多为黄色或绿色,水样或稀糊状,无油脂光泽,气味相对较轻。

3、伴随症状:

脂肪泻常伴随体重下降、营养不良如维生素A/D/E/K缺乏、腹胀及脂肪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状夜盲症、出血倾向。一般腹泻多伴有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急性感染症状或排便紧迫感。

4、检查指标:

脂肪泻患者粪便苏丹III染色阳性,72小时粪便脂肪定量>7克/天,可能伴随血β-胡萝卜素降低。一般腹泻粪便常规可见白细胞或病原体,电解质紊乱更常见,但脂肪检测阴性。

5、治疗方向:

脂肪泻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胰酶替代胰酶肠溶胶囊、低脂饮食及补充脂溶性维生素。一般腹泻以对症为主,包括口服补液盐、蒙脱石散或抗生素细菌性腹泻时,通常无需特殊营养干预。

长期脂肪泻患者需每日摄入中链甘油三酯MCT油替代部分食用油,选择低纤维、易消化的食物如鱼肉、鸡胸肉,避免高脂食物及酒精。建议定期监测体重和营养指标,合并严重营养不良时需肠内营养支持。一般腹泻恢复期可进食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注意补充电解质和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

好文章,值得分享给更多人

内容链接已复制

快去粘贴给你的好友吧

我知道了

为您推荐

最新问答

猜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