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双合诊是诊断盆腔炎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但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双合诊能发现子宫压痛、附件区增厚或包块等体征,但无法单独确诊。
1、触诊体征:双合诊检查时,医生通过触诊可发现子宫体压痛、宫颈举痛等典型表现。这些体征提示可能存在盆腔炎症反应,需进一步检测C反应蛋白、血常规等炎症指标辅助诊断。
2、附件区评估:手法检查能初步判断输卵管或卵巢区域的异常。若触及附件区增厚、条索状改变或压痛,可能提示输卵管炎或卵巢脓肿,需配合阴道超声检查明确病变范围。
3、宫颈分泌物:检查同时可采集宫颈管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微生物培养或核酸检测能明确感染源,指导针对性抗生素选择。
4、鉴别诊断:双合诊有助于区分盆腔炎与其他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扭转等疾病也可能出现类似触痛,需结合CA125检测、MRI等排除非感染性病变。
5、治疗监测: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双合诊可评估疗效。若压痛减轻、包块缩小说明治疗有效;若持续存在盆腔饱满感,需考虑耐药菌感染或盆腔脓肿可能。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盆浴及性生活。急性期建议卧床休息,饮食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豆制品,搭配西兰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适度进行骨盆底肌训练促进血液循环,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疼痛。出现持续发热或阴道异常出血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