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白细胞高可能由尿路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标本污染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多饮水、局部清洁、控制基础疾病、复查尿常规等方式干预。
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反应是常见诱因,大肠杆菌占75%以上感染病例。典型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灼痛,部分患者伴随下腹坠胀感。治疗需口服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等抗生素,每日饮水量需达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
病原体上行感染肾实质时可能引发寒战高热,腰部叩击痛是特征性体征。可能与糖尿病控制不佳、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静脉输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可有效控制感染,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生,性活动后发病风险增加3倍。临床表现为尿液浑浊伴异味,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及亚硝酸盐阳性。建议服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性交后及时排尿可降低复发率。
中青年男性高发疾病,可能与久坐、辛辣饮食刺激有关。除白细胞升高外,前列腺液检查可见卵磷脂小体减少。可选择坦索罗辛改善排尿,每日温水坐浴2次缓解盆腔充血。
采集过程中混入阴道分泌物或包皮垢会导致假阳性,晨起首次排尿前需用清水清洗会阴部。建议重新留取清洁中段尿送检,月经期间应避免进行尿常规检查。
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水分摄入有助于冲刷尿路,蔓越莓汁所含原花青素可抑制细菌黏附。适度进行凯格尔运动能增强盆底肌功能,避免长时间憋尿。高糖饮食可能促进细菌繁殖,建议减少精制糖摄入。出现持续发热或血尿症状需及时泌尿外科就诊,反复感染者建议完善泌尿系超声排除结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