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镜手术后需注意伤口护理、疼痛管理、康复训练、药物使用和定期复查。主要注意事项包括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按医嘱服用止痛药、循序渐进进行康复锻炼、避免过早负重活动以及按时复诊评估恢复情况。
1、伤口护理:
术后需保持敷料干燥清洁,避免沾水或污染。每日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术后7-10天拆线前禁止浸泡伤口,淋浴时可使用防水敷料保护。若发现异常分泌物或持续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处理。
2、疼痛管理:
术后48小时内可冰敷减轻肿胀疼痛,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医生可能会开具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洛索洛芬钠等缓解疼痛,需严格按剂量服用。避免自行增加药量或混用其他止痛药物。
3、康复训练:
术后早期需进行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2周后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物理治疗师会指导踝关节背屈跖屈、内外翻等动作,6周后可开始平衡训练。训练强度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切忌暴力活动。
4、负重限制:
根据手术类型不同,需使用拐杖或支具保护2-6周。单纯滑膜清理术后2周可部分负重,软骨修复或韧带重建术后需4-6周免负重。行走时应避免踝关节扭转动作,上下楼梯需扶栏杆支撑。
5、复查随访:
术后1周需拆除缝线并检查伤口,术后1个月评估关节活动度,3个月复查MRI观察组织愈合情况。若出现持续肿胀、关节交锁或活动受限,需提前复诊。完全恢复运动通常需要3-6个月,需经医生功能评估后逐步进行。
术后饮食应保证充足蛋白质摄入促进组织修复,每日补充牛奶、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康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篮球、足球等急停变向运动。睡眠时抬高患肢15-20厘米减轻水肿,穿戴弹力袜有助于预防深静脉血栓。保持乐观心态,康复过程中出现暂时性功能退步属正常现象,需与主治医生保持沟通调整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