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检查项目主要包括盆底肌力评估、超声检查、尿动力学检查、盆底电生理检测、盆底器官脱垂量化分期。
1、肌力评估:通过指检或仪器测量盆底肌肉收缩强度,常用牛津分级系统评估肌力等级。检查时需模拟排尿中断动作,医生通过触诊判断肌肉张力。产后42天复查常规包含该项目,可早期发现肌力减退。
功能主治:1.维生素E是高效抗氧化剂,可使细胞膜免受自由基的伤害,起到保护血管、心脏、乳房、眼睛、皮肤及腺体等器官的作用,可以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如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直肠癌等
2.促进蛋白质更新合成,可促进伤口愈合
3.与生殖功能和精子生成有关,可预防流产、不孕症、保养卵巢
4.改善免疫功能,延缓衰老
5.保护红细胞膜,预防溶血性贫血
6.美白祛斑、美发护发、防晒护肤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粒,一日2-3次。
2、超声检查:经会阴或经直肠超声可动态观察盆底结构。三维超声能清晰显示膀胱颈移动度、直肠膨出等情况。检查前需排空膀胱,特殊情况下采用阴道超声探头评估盆腔器官位置变化。
3、尿动力学:通过充盈期膀胱测压和压力-流率测定,诊断压力性尿失禁。需留置导尿管记录膀胱压力曲线,配合咳嗽试验观察漏尿点压力。检查可能诱发尿路感染,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4、电生理检测:表面肌电图记录盆底肌电活动,分析神经肌肉功能。电极片贴于肛门周围,检测静息状态和收缩时的肌电信号。异常放电提示可能存在神经损伤,需结合临床症状判断。
5、POP-Q分期:采用定量测量法评估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使用消毒尺测量阴道前壁、后壁及顶端的解剖位置,根据数据分为0-IV期。检查需在最大脱垂状态下进行,Valsalva动作时测量最准确。
盆底功能异常者建议每日进行凯格尔运动,采用臀桥、深蹲等动作强化肌群。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E,避免长期便秘增加腹压。游泳和瑜伽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及盆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