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临产前症状包括规律宫缩、见红、破水、胎动减少、下坠感等。
1、规律宫缩:子宫收缩逐渐变得规律且间隔时间缩短,初期可能每10-20分钟一次,后期可达3-5分钟一次。宫缩强度随产程进展逐渐增强,持续时间延长至30-60秒。可通过记录宫缩频率监测产程进展,假性宫缩通常不规则且强度不增。
2、见红:宫颈黏液栓脱落混合少量血液排出,呈粉红色或褐色分泌物。多发生在分娩前24-48小时,区别于异常出血的鲜红色大量出血。需观察出血量及颜色变化,若出血量超过月经量需立即就医。
3、破水:胎膜破裂导致羊水流出,多为无色透明液体,可能呈喷射状或持续渗漏。破水后需记录时间、羊水颜色及量,浑浊或绿色羊水提示胎儿窘迫。破水后12小时内未临产需考虑引产预防感染。
4、胎动减少:胎儿入盆后活动空间减小,胎动幅度减弱但不应完全消失。建议每日固定时间监测胎动,两小时内少于10次需胎心监护。异常胎动可能提示胎盘功能减退或脐带受压。
5、下坠感:胎儿下降压迫盆底产生坠胀感,可能伴随尿频、腰骶部酸痛。行走时症状加重,部分孕妇出现耻骨联合疼痛。可通过骨盆摇摆运动缓解不适,使用托腹带分担腹部压力。
临产期需保持适度活动如散步、瑜伽球运动促进胎头下降,饮食选择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避免油腻食物。注意观察症状变化,出现规律宫缩、破水或异常出血应及时住院待产。